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

「穗科」之後的臺東返鄉青年創業路



2015年3月19日,一家叫「穗科」的日式料理連鎖店在臺東的中華路商圈開張。不到一個禮拜,剛修繕完成的日治時期警察宿舍,說著「Nga'ay ho ~」阿美問候語的殷勤服務生以及社企青年創業的名聲,連縣長夫婦都去捧場,縣長還在報紙專欄寫文,盛讚「讓台東成了台北之外,全台第2個能品嚐日本大師高超麵技的地方。」[1]

講到這裡,整個故事充滿了勵志圓夢的色彩,實在教人莫名感動。不過當注意到總經理叫嚴心鏞,是嚴長壽的姪子,而且這是「穗科」的第三家分店而非第一家,也順著公益平臺取名為「臺東公益平臺」店,感動之情頓時被澆上一盆冷水,恍然大悟原來怎麼一回事。

臺東居,大不易,這不僅是現在的生活現狀,也是返鄉青年的困境。這幾年觀光宣傳的結果,表面上投資增加,但實際上增加的僅是月薪22k水準的工作,平均薪資不增反減。既使回鄉創業,臺東的地價任由外來投資客炒作導致五年翻至少三倍,原物料上漲加上整體交通不便的狀況未得到足夠的改善,其增加的不利條件遠比有利條件來的多[2]

當返鄉創業者的困難度,「穗科」的經營者既不是「返鄉青年」,也沒帶來多少投資「繁榮家園」,這個新開張的第三分家更稱不上是「創業」,有什麼資格拿著地方公共資源,作為「青年返鄉創業圓夢」的典範?是不是只要是政商關係良好,都可以拿著公益的名義為特定的目的服務?

「穗科」選擇的日式宿舍建築位於市區黃金地段,修繕期間相當引人注目。

大約在「穗科」開店的同時,縣府也宣布要推出「繁榮家園貸款專案」,表示要拿出1億元提供每件100萬元的低率貸款[3]。不過這個貸款方案和縣府對「穗科」的幫助對比,似乎格外不對稱。100萬元要在房價動輒破千萬的臺東市區或熱絡景點可能還不一定能租到適當的店面,何況創業還有設備投資、員工、宣傳、初期營業的調整虧損等諸多的開銷,這筆錢肯定是無法支應一個店面事業的經營。相較之下,被當成模範的「穗科」可以低價承租縣政府出資,
耗時3年,補助1,200萬元修繕[4]中華路商圈日式歷史建築當店面,有縣長多方加持宣傳,這些都不知道是多少個100萬才能買到的條件。這種差別待遇,實在很難教人相信決策者有心要繁榮家園。

進一步而言,政府出資修繕的歷史建築所費不貲,供民間租賃,應是著眼於社會的公共利益。首先考慮的應是最難在地方生存但必須要投資的產業,像是公共文化教育事業;其次是照顧地方的主要弱勢群體,如原住民、東南亞籍配偶與單親隔代家庭;最後是受惠者要承擔相對的責任,如臺東誠品書店承擔臺東故事館,成為臺東第二個文化中心。但這次縣政府把歷史建築廉價租給一家連鎖餐廳,經營者與縣政府高層關係密切,唯一與公共責任勉強扯上邊的是「原住民優先錄選」的承諾,但在資方「我來教你們怎麼勤勞工作」的姿態加上徵選又不透明的狀況下,誰知道這項承諾能落實多少[5]。這種狀況,與其開中高檔餐廳,可能把這座歷史建築拿去開便利商店還比較有公共價值。

臺東誠品經營臺東故事館是臺東最具代表性,將歷史建築委託民間商業經營的案例。

從「穗科」來看臺東的發展,一個更值得討論的課題是,權力機關如果想要支持青年返鄉創業,不應該只是灑多少錢的問題,而是思考如何釋出適當的資源,滿足返鄉創業者真正的需求;思考如何整合各種零散的資源,去輔導這些企業永續發展,而非僅剪採了事。

當全縣的地價已經高到可以同臺中、高雄等西部大都會等量齊觀時,各級公部門可以釋出一些長年閒置的舊房子提供小型服務業進駐與活化,或是把錢拿去修繕寶桑等老街區,讓這些百年來甚少改變的老街道成為創業者進駐的場合,而非只會引進大飯店,看到老舊房舍什麼都不管只知道拆光。同樣地,當在地企業的宣傳管道缺乏,縣長大可拿出端出捧紅熱氣球的熱情,天天光顧各種新的店面,這樣既展現親民,也給予返鄉年輕人最大的鼓勵。這些比起動輒上千萬或上億的工程,既可以帶動更多的發展,也保留了這個百年發展的地方特色。

最後,早在「繁榮家園貸款專案」之前,這十多年來,已經有多少返鄉青年不顧艱難回來創業。這些店需要大家的關心與支持。

3 則留言:

  1. 台東市區房價要破千萬?? 是我太久沒回去還是到了平行世界??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自己點連結去看,http://www.iyuhouse.com/089/

      刪除
  2. 你太久沒回來了,連郊區的房子都破千了

    回覆刪除